首页 > 新闻发布 > 时政新闻 > 正文
我局2012年飞机施药防治落叶松毛虫取得显著成效
发布时间:2012-06-04
信息来源:党委工作部
作者:宗玉柱
浏览:878
摄影:

  由于春季气温适宜,利于害虫生长,我局东方红林场发生了大面积落叶松毛虫虫害。为控制虫害进一步扩大,将经济损失降至最低,我局在上级主管部门、病虫害防治专家的部署和指导下,根据虫情和林地现状,以安全第一、效果最佳为原则,选择我局东方红林场与和龙林业局广坪林场交界处病害严重、适宜采用飞机施药的主要片林,采用飞防手段进行防治,飞防作业面积70000亩,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落叶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京、东北、内蒙古、新疆北部,是东北林区的重要害虫,除危害落叶松外,也危害红松、油松、樟子松、云杉、冷杉等针叶树种。落叶松毛虫以针叶树种的松针为食,爆发时吃光针叶,使枝干毕露形同火烧,严重时使松树成片枯死,故有“无烟的森林火灾”之称。

  (发生规律为1年1代,少数2年1代。以3-6龄或5-6龄幼虫在树干基部枯枝落叶丛中卷曲过冬,次年4-5月份上树为害。6-7月份老熟幼虫结茧化蛹,7-8月份羽化为成虫,数天后产卵,经过10-12天孵化成幼虫,8-10月份新生幼虫为害。11月份下树越冬。幼虫昼伏夜出,白天下树躲藏,晚间上树为害。)

  我局落叶松毛虫害发生后,局党委、林业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江礼家局长为总指挥的落叶松毛虫防治工作指挥部,并抽调相关人员成立了保障、监测、科研、实施、宣传、协调、验收、医疗等八个组,在上级主管部门及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松毛虫防治方案,根据飞防作业面积70000亩(中度3200亩,轻度6800亩),自筹防治资金140万元,与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签订飞防合同,划定了防治区域、制定了飞防作业区划,确定了飞防时间。为此次防治落叶松毛虫害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三种,飞防为化学防治。飞防前,我局落叶松毛虫防治工作指挥部进行了战前动员,并对各成员单位提出具体要求:一要充分认识此次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要像抓“森林防火”一样,将松毛虫防治工作作为生态建设的一件大事,确保预防到位、处置及时、应对有力,最大限度减少落叶松毛虫对我局森林资源造成的损失;二要加强与指挥部的联系、交流和沟通,要加强工作中的相互协调与配合,认真研究防治工作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情况,形成统一指挥、协调配合、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松毛虫防治应急防控体系;三要进一步细化监测、检疫、防治、应急救灾等防治工作的工作环节,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指标,把握工作节奏,有重点,有目标地推进和完成松毛虫防治工作;四要落实责任追究。各成员要严格贯彻落实领导包保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工作任务,对失职、渎职或防治责任制不落实、任务不完成造成虫情扩散和造成重大损失的,不仅要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也要追究包保领导的责任,决不姑息。

  我局森防站在每个作业区内设置标准地,在每株样树树冠正投影的地面铺上塑料布。飞机喷洒药剂后48小时候查数害虫死亡情况,计算害虫死亡率。同时在距飞防区附近,选择一块样地条件、林龄、郁闭度、虫灾情况与标准地相似的林地作对照地,按飞防标准地调查方法查数害虫自然死亡情况,计算害虫自然死亡率。在每个飞防区域内设置20个点,每个点铺设红纸,在飞机洒药后观察有无药液落在红纸上,以测算漏防率。

  此次飞防的主要机型为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M-18B型飞机。飞防用药为阿维菌素油剂,用药量150ml/亩,该药剂具有高效低毒、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等特点。飞防地区的群众不必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可以照常进行生产活动。根据飞防区域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虫情测报情况,飞防由南向北逐次展开。作业时间为5月15日至6月8日。

  飞防结束后,我局森防站人员与病虫害防治专家一起对飞防效果进行了检查,通过对标准地、样地防治情况的分析和比对,此次飞防防治地块落叶松毛虫死亡率在95%以上,每平方厘米的雾滴数量在4个以上,漏防率在5%以下。同时对飞防区域遗漏点,采用喷洒无公害药剂、捕捉成虫、灯光诱杀、释放生物天敌、营林防治等人工物理综合防控。此次落叶松毛虫虫害防治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长白山管委会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病虫害防治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实现了防治目标,圆满完成了防治任务。

飞机施药区域设置了警示标语

飞机正在喷洒药剂

我局森防站人员与病虫害防治专家一起对飞防效果进行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