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河林业局按照省委建设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和州委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战略部署,依托长白山独特的资源禀赋,以实现和谐致富为主攻方向,发力全民创业,强劲项目建设,五年再造一个绿色白河,成为全省同行业学习借鉴的典范。
“十二五”期间,该局林业总产值增幅34%,非林非木产值增幅81%,森林总蓄积增幅2.7%,企业总资产增幅46.28%,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由“十一五”期末的20237元增长到44699元,增幅120.87%;人均创业性收入由2500元猛增到31000元,增幅达到12倍。多渠道吸引项目建设投资25亿元,增幅506%。在实施的20个产业项目中,企业按参股比例计算,新增资产5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绿色白河。
“十二五”开局之年,正值国家实施二期天保工程,白河林业局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木材采伐限额由原来的15.3万立方米锐减到7.63万立方米,直接减少收入1个亿。企业冗员过多、负担沉重、后续产业发展不足等困难无情地向企业袭来。该局审时度势,在转型发展上未雨绸缪,超前运作,着力解决“钱从哪里来”和“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在研究现状、客观分析、科学研判的基础上,确立了白河局“围绕一个中心、培树两个能力、强化三个依托、利用四个载体、发展五大基础、建设六大经济板块、沿着七个方向、做好八项基础工作”的发展战略体系,以及一年打基础、二年上规模、三年见效益、四年求巩固、五年达目标的“五步走”方略,到2015年实现年人均收入4万元奋斗目标,把企业引向可持续发展轨道。
为超前应对商业性停伐带来的考验,该局把转型升级的重点放在发展“自然生态旅游、森林绿色食品、特色林木林、特色中草药、食用菌”五大基地,建设“以大戏台河为龙头的旅游经济板块、以长白山森林水为龙头的林区经济板块、以各管护站点为龙头的生态经济板块、以林下资源为载体的绿色经济板块、以白河特有资源为载体的环境经济板块、以珍贵特需树种为载体的特色经济板块”六大经济板块,并按照《“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逐年落实。同时注重对职工的思想引领,由依靠林木向依靠特有资源转变,由依靠企业向依靠自己转变,由依靠工资性收入向依靠创业性收入转变。5年间,该局提供无息贷款4215万元,对职工创业给予资金、技术、原材料等多方面政策支持,全民创业呈现燎原之势。目前,全局全民创业家庭户达2645户,占职工总户数的98%,创业人数达3645人,占职工总人数的87%;食用菌种植由2010年的60万袋猛增到目前的4000万袋,每个林场仅此一项收入就达1000万元,全局收入达1亿元,是“十二五”前的67倍。目前,该局实现了年人均收入超4万元目标,转型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构建强局富民的基础,该局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制定了五年项目建设发展规划,规划产业类项目23个,实现收益项目16个,2015年实现收入7955万元,实现利润3987万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30.42%,为彻底摆脱对木材收入的依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局全力培育旅游龙头,相继开发和建设了大戏台河景区、长白文化景区、戏冬游乐景区、神奇魔界景区、花王百花景区、美人松林景区、红石石峰景区、森林温泉景区、瑞仙双莓景区、天赐宝石景区“十大景区”,仅大戏台河一个景区年可接待游客20万人次,纯收入达1000万元。
“十二五”期间,白河林业局生态质量全面提升,管理机制不断创新,企业决策更加科学,发展环境日益良好。为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职工群众,该局建立了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一系列惠民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近4亿元,使白河逐步发展成为一座以生态旅游为主题、文化休闲为特色、现代产业为支撑,依托长白山、面向全国、宜居宜游、创新创意、极具魅力的生态新城。
- 上一篇:开拓创新谋发展 助推绿色转型新崛起
- 下一篇:整合旅游资源 打造生态新城

- 白河林业局狠抓“春节”“两会” 安全生产工作2020-01-03
- 中国林业网、国家生态网、美丽中国网 关于举办“寻找‘最美古树名木’” 第三届“美丽中国”大赛的通知2015-08-08
- 白河林业局:新年头件事 敲响安全钟2020-01-08
- 星光大道草帽姐徐桂花出演电视连续剧《美丽乡村》并担任重要角色2015-08-08
- 【集团美景】天堂在人间——白河大戏台河原生态景区2022-08-08
- 白河林业局打造精品阵地 助推党建活动开展2020-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