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时政新闻 > 正文
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精心打造旅游示范场站
发布时间:2014-08-18
信息来源:白河林业编辑部
作者:任彦华
浏览:724
摄影:

    黄松蒲林场距长白山北景区6公里,是通往长白山主景区和国家AAAA级大戏台河风景区的必经之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几年来林场党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始终紧扣“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员工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要求,以“四个坚持”为行动依据,努力建设一个生态良好、产业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长白山第一休闲旅游渡假村”。

    坚持创新载体,推动党建工作上档次。林场党支部通过持续开展以“创先争优促科学发展、民富场强建幸福林场”为主的各种主题活动,搭建了党员教育平台,保证了党员的群体的学习。投入了5万余元,添置了法律、科技、种植、养殖及旅游等方面图书1000余册,更新桌椅和设备,创建了200平方米一流的党员活动室。以党课学习为核心,认真组织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纪委十八届三次全会精神,观看《永远飘扬的旗帜》等专题电教片,教育党员们要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形成了踏实为民风清气正的良好工作氛围。

    坚持以民为先,深入推进活动开展上台阶。2013年黄松蒲林场班子成员深入生产一线100余次,走访员工175户,为员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60余件。搭建了“两带”帮扶平台,林场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带头创业致富,35名党员有26人从事创业,每名党员以帮政策、帮技术、帮资金等形式帮助一名困难员工。搭建了岗位竞赛平台,比模范带头作用,看谁岗位贡献大,充分发挥不同层面党员的作用。强加党务公开工作,坚持公开内容与员工群众的要求相结合。

    坚持惠民举措,推动民生工程上水平。通过近年来对旅游市场的研究,黄松蒲工会主席代伟敏锐的观察到一股回归自然自助休闲旅游的热风正在兴起,如何充分利用黄松蒲林场得天独后的自然条件,让员工在家中足不出户就能挣到钱,黄松蒲林场领导班子一起研究制定了“林海人家”开发计划,并组织成立了家庭旅店协会。2013年家庭旅店具有一定规模的达到了58户,共接待游客5000余人,总收入在100余万元,使很多困难员工以此创业项目脱贫致富。家庭旅馆的发展,拉动了旅游衍生产业的发展,如:养猪、养鸡、养鱼、种菜、采摘山野菜,以及娱乐、餐饮、烧烤、土特产品销售等项目的发展。老党员洪常荣开办的冷水虹鳟鱼场,2013年的产量增加到了20吨,以鱼馆为主打项目的餐饮业十分兴旺,全年创产值100万元;林场员工孙东升养鹿业在林场的大力支持下,由十几头发展到100余头,已成为鹿产品、餐饮服务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 2013林场创产值达80万元。目前,林场住户有187户,员工164人,创业户占80%,每户年季节性收入可达2—5万元,使员工受益,极大地增强广大员工的创业信心。2014年5月,林场以员工集资入股的形式建设绿化大苗基地和灵芝基地,种植绿化大苗12000株,灵芝6公顷(熟料段3000段,生料段10000段)。通过示范场站建设拓展了创业项目,使员工长期受益。林场员工的民生大幅度改善,员工幸福指数整体提升;

    坚持生态建设,推动林场发展上轨道。2014年,林场结合生态旅游示范场站建设,将林场进一步打造成了具有新林区特色的生态旅游环境。建设了“林海人家”标志性的大门;场院道路两旁种植各种观赏树和观赏花草;新增绿地4000平米,种植乡土树种花楸、五角枫株,并植入山葡萄、五味子藤条、暴马丁香、核桃秋、柞树、三花槭、紫椴等1000多株;长白忍冬、红丁香、小楷槭、金达莱、九角枫等灌木树种共计800余株,还种植了多年生宿根花卉有紫玉簪、红宝石、三七景天、德景天金光大道金娃娃萱草、及珍珠绣线菊、金叶榆、金山金焰等近10万余株。为员工住宅换瓦贴墙面,更换庭院铁艺栅栏等,深得员工满意。

    黄松蒲林场是一个融洽的大家庭,在这里大家愉快地相处,不以出身贫富论荣辱,只以学识德才分高低,每一个成员都彼此关爱,团结互助,在危难时刻,风雨同舟,共渡难关。在这个集体中,大家有共同的信仰,有共同的理想,每个人都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贡献力量。对于此,我们还会继续努力,针对某些常规工作思路中的不足之处,结合支部自身特点,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尝试,力求把支部建设成为一支富于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优秀集体。